九江市电子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
九府厅发〔2017〕14号
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活动,已广泛地渗透到我国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各个行业领域,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新力量,外贸竞争的新优势,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十三五”期间,我市将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推进‘T’型崛起,打造山水名城,率先全面小康,建设五大九江”发展战略,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打造“九江服务”品牌。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我市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的必然选择,对于增强我市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进我市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江西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等规划和政策文件,并结合《九江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形势和九江市开展电子商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纲要。《纲要》确立了九江市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发展目标、明确了工作重点和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用于指导2016-2020年九江市电子商务发展,激发电子商务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加速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电商成为我市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打造全省电子商务核心集聚区、电商专业人才新高地,
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
1.产业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近五年,我国电子商务始终保持增长势头,截至2016年1-9月,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0.2万亿,同比增长22.3%,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1.9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3.47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2%。其中,实物商品的网络零售交易额为4.19万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5.1%,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4.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7%。在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引领下,我国电子商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2.跨境电子商务迎来快速发展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构想逐步推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综合改革试点模式不断探索创新。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已超过20万家,其中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在进出口双降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增速却超过30%。2016年全国进出口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同比增长23.5%,至2018年,全国进出口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8.8万亿。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升至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全国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增长的新热点,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新型贸易方式。
3.移动电子商务持续高速增长。
受移动互联网普及、移动端购物习惯养成、移动购物场景完善、移动支付推广、电商企业布局力度加大等因素推动,我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额稳定增长,占整体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的比例不断上升。截至2016底,全国移动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10443亿元,同比增长36.5%,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8亿,同比增长8.3%,全国网络购物市场依然保持快速、稳健增长趋势。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01亿,同比增长18.0%,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由54.8%提升至61.0%。移动端将成为电子商务主要的交易渠道。
4.涉农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各类涉农电商企业和交易类电商企业快速增
长。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成为第四大类网上热销产品。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取得成效。县域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在全国共发现1311个淘宝村,相较于2015底的780个,同比增长68%。各大电商巨头继续加大渠道下沉步伐,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将在3至5年内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京东计划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布局10万个村级配送站,并提供低息贷款等金融服务。未来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和各类社会资本的带动下,农村电子商务将继续蓬勃发展。
5.大数据驱动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支撑环境与服务的成熟,电子商务迎来新一轮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浪潮。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提高数据采集、存储、应用能力,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挖掘用户需求,实现产品智能推荐和精准营销,提高用户转化率已成为各大电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O2O(线上到线下)、M2C(生产厂家对消费者)、B2M(网络分销)、B2G(企业与政府机构)和社交电子商务等模式不断演进,电商运营模式不断创新。
(二)九江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电子商务正在形成与我市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发展态势,在羽绒、鞋服、节能灯、珠贝、绿色食品和有机硅等本地特色产业方面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跨境电子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移动电子商务成为全
市电商发展新亮点。
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85亿元,同比增长50.8%。目前全市年交易额超1000万元电子商务企业190家,年交易额超5000万元的电子商务企业51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3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8家,培养出了众多知名电商品牌。
1.传统领域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深入。
(1)特色农产品。我市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明显,拥有庐山茶叶、修水蚕桑、永修柑橘、彭泽生猪、瑞昌山药、都昌豆参、德安葡萄等诸多地域农产品品牌。以博莱、仙客来、绿冬丝科等为代表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广泛应用电子商务,通过淘宝、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或自建平台开展网上销售,不断开拓产品销售渠道。
(2)旅游传统商贸。我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旅游资源,有“最美中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最美中国人文休闲目的地城市”之称。2016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1.2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亿元,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十三五”以来,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我市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网络营销平台,建立了旅游服务信息门户网站,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技术,及时收集和发布旅游信息,不断促进旅游消费方式的现代化,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的智慧化。
(3)传统商贸。2016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78亿元,同比增长13.0%,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在电商发展日新月异的趋势下,我市传统大型商贸企业、大中型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商场超市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一是联盛商业自建本地电子商务平台,守住本地网络营销入口。二是借助赶集网、58同城、大众点评、百度糯米等O2O平台,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三是在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平台开展网络营销,拓宽市场渠道。
(4)进出口。2016年,我市进出口贸易总额347.82亿元人民币。各级政府引导特色产品不断扩大出口,依托阿里巴巴速卖通、出口通等平台帮助企业开展出口业务,建立了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本地产品国际化打通国际贸易和物流渠道。大力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
2.电商服务业初具规模。
(1)平台交易服务。我市联手阿里巴巴建设了九江产业带,依托网络零售平台建设了九江特色产品馆。按照“一业一网”的虚拟空间布局,在有机硅、旅游、特色农产品等多个领域打造全省领先的行业垂直类电子商务平台。
(2)快递物流服务。2016年,我市邮政业业务收入完成5.87亿元,同比增长32.75%。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878.11万件,同比增长62.8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87亿元,同比增长52.14%。全市共有23家快递品牌,囊括了EMS、
申通、圆通、中通、韵达、顺丰、百世快递等国内知名品牌。
(3)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实施“村村通”工程,“三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全面覆盖行政村。充分利用光纤网络,采用多种接入手段,提高全市网络普及率。不断优化升级4G移动、光纤高速宽带和物联网等基础设施。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拓展现有带宽,对重点行业重点应用实行优先保障。
3.电子商务集聚区初步形成。
目前,我市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获批了共青城市、开发区恒盛科技园和庐山市横塘镇三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促进了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集聚、功能集中、经营集约式发展。同时加快建设九江万其创新创业园、庐山市羽绒电商创业园、京九电商产业园和中俄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多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集聚区建立了具有“网络平台、经营管理、培训服务、人才招聘、服务品牌”等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成功引导上千家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
(三)九江市电子商务发展形势。
1.有利条件。
(1)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我市是东部沿海开发向中西部推进的过渡地带,是京九、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的交叉点,也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共同腹地,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西实现绿色崛起的“双核”之一。我市独享152公里长江岸线,是长江沿岸十大港口城市之一,中国第一批沿江开放开发城市之一,京九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在这里构成了中国南北、东西交流的轴心,具备立体交通区位优势,能够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便利的物流支撑。
(2)资源禀赋优势明显。
我市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稻谷、蚕桑、鱼苗以及竹木、船舶等畅销各地,为我国近代“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农产品方面,水稻、棉花、油菜、苎麻、茶叶属江西省的重要产区之一,其中棉花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二。旅游方面,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居于全国前列,拥有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和省级森林公园4处。丰富而独特的资源禀赋,使我市具备了发展电子商务的先天优势。
(3)实体产业基础良好。
我市工业基础雄厚,已形成石油化工、现代轻纺、钢铁有色冶金、电力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电器、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745.7亿元。园区规模不断壮大,全市14个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100亿元,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突破1000亿元。优势产业带动了电子商务在这些行业的应用,也在其他产业中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应。
(4)工作机制逐步健全。
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部门联动、分工明确
的电子商务工作格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九江市沿江开放开发物流业发展规划》《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电子商务发展思路、支持政策和服务措施,并从资金、税收、用地、融资等方面对电子商务发展予以扶持。同时市政府成立了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 形成了部门协同、政企协作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电子商务发展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问题。
2.存在主要问题。
(1)传统产业电子商务普及率不高。我市的传统企业并未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主力军,电子商务企业和传统企业没有深度融合,对促进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对经济转型和价值创造的贡献潜力尚未充分显现。
(2)电子商务配套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电子商务高端人才匮乏,电子商务配套支撑环境尚不完善,企业主体服务能力较弱,物流快递、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保障要素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3)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缺乏。我市虽然在平台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主要依靠第三方平台,缺少有影响力的本地电商平台,在电子商务产业链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4)商业生态环境尚待完善。我市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市场监管不够,行业统计调查制度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商业创新缺少,投融资环境较差等诸
多不足,商业生态环境仍然需要完善。
3.形势总结。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期,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推广应用,电子商务模式不断创新,前景十分广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体系持续优化,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实体产业基础良好。
随着全社会电子商务意识的日益普及、传统产业应用电子商务的逐步深入和电子商务服务业的不断壮大,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空间正在迅速扩展。应当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建设“五大九江”、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途径,促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良性互动发展,创造实体经济新优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T’型崛起,打造山水名城,率先全面小康,建设五大九江”战略,重点围绕“一个中心”(以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中心任务),促进“两个结合”(电子商务与九江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相结合),紧抓“四大关键”(物流、平台、政策、人才四个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主打“七大产业”融合发展(传统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社区服务、外经外贸),形成“一核、两带、两翼”的电子商务空间布局,建设企业与居民全面参与、业态丰富、配套完善、服务优良的电子商务体系,使电商成为我市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打造全省电子商务核心集聚区、电商专业人才新高地,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备注:特色产业:包括羽绒服装、电子电器、文化旅游等产业;优势资源:包括土特产、大学园区、水陆枢纽和区域品牌等资源)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相结合。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完善电子商务扶持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创建更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环境,坚持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市场规律推进电子商务普及应用。
2.重点推进与全面渗透相结合。重点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建设,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促进电子商务向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和各个区域全方位渗透,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组织实施,推动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
3.示范带动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以示范企业带动全行业开展电子商务,以龙头企业树立示范标杆,围绕重点企业、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推进电子商务全面发展。
4.优化环境与系统支撑相结合。创建更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投资环境,加强组织服务、人才培养、规范标准等保障系统的建设,促进信用、安全、支付、认
证、物流等支撑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基本形成以电子商务服务业为优势产业、以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为主要特色、涵盖社会生产和民生服务全领域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体系;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明显优化,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趋于健全,电子商务应用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到2020年,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具体目标:电子商务规模大幅提升。到2020年末,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
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壮大。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3家以上,超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
电子商务应用全面普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5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90%。
示范效益显著提高。成功开展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争创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2家,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5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地)10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0家。
三、发展布局
(一)总体布局。
“十三五”期间,基于我市重点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依照“政府引导、错位分布、市场形成、产业集聚”的规划理念,结合我市各县(市、区)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确定当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打造“一核、两带、两翼”的电子商务产业空间格局,实现电子商务集群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一核”:打造电子商务核心区,包括浔阳区、濂溪区、开发区、八里湖新区和柴桑区。发挥核心区电子商务企业集聚效应,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并向各县市区辐射,形成有梯度的、区域协调发展的九江市电子商务产业圈。
“两带”:打造沿江发展带和昌九发展带,重点由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构成的沿江发展带;由庐山市、共青城市、德安县、永修县构成的昌九发展带,依托发展带在交通运输、快递物流、产业集聚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羽绒服装、有机硅等专业电商市场。
“两翼”: 以修水县、武宁县为主体的左翼为西部山区,以都昌县为主体的右翼为东部湖区。充分发挥都昌、修水、武宁等县人口和生态优势,积极推进返乡创业,全力实施脱贫攻坚,以电子商务助力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绿色工业发展,打造电子商务精准脱贫的示范区域。
(二)区域功能定位。
一核:核心区主要包括浔阳区、濂溪区、开发区、八里湖新区和柴桑区。在核心区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根据我市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自身特征,积极推动农副产品、旅游、物流等行业领域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合理规划布局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电子商务集聚区和一站式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1.推进建设电商物流集聚区,形成集仓储、包装、分拣、运输、配送、信息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集聚区,依托联商物流、新雪域物流、长东物流、京九商贸城物流园等基地,推进九江烟草物流中心项目和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构筑物流信息服务枢纽,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信息交换和企业物流信息处理三个层次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全面打造电子商务物流集聚区。
2.推进旅游电子商务,围绕构建“两圈两带”大旅游格局和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支持借助第三方平台多渠道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开发和创新在线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服务内容,延伸旅游产业链,提高线上和线下各项服务的协同能力,促进旅游综合效益的持续增长。打造“全实体景区+全网络平台+线下服务”模式下的旅游电子商务集群。
3.推进创新创业产业电商化,以“互联网+”方式扶持青年(大学生)创业,重点推进“校企合作”形式。发挥各大电商产业园在软件、电子信息、网络运营等方面优势,对电商企业进行培训孵化,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两带:打造重点由瑞昌市、湖口县、彭泽县构成的沿江发展带和由庐山市、共青城市、德安县、永修县构成的昌九发展带。依托九江市建成的皖赣铁路(铜九段)、九景衢铁路、合九铁路三条国家干线铁路;建成的武九客运专线、合安九客运专线、京九客运专线三条客运专线以及长江干线九江段的水运交通优势,配合发展带上特色产业集聚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羽绒服装、有机硅等专业电商市场。
1.推进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共青大学(科教城)人才资源,建设青年电子商务创业中心。依托第三方代运营机构,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平台开发、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和代运营等相关服务,建设电商人才培训基地。
2.推进品牌电商专业市场建设,依托共青城省级手机产业基地的基础优势,提供统一交易、支付、配送等服务。
3.推进羽绒服装电商专业市场发展,以共青城羽绒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庐山市横塘镇为龙头,形成集设计、生产、销售、印染、绣花、辅料生产等配套完善的羽绒服装电商市场。
4.推进有机硅电商专业市场发展,依托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完善有机硅产业O2O线上线下产业链。以“中国有机硅交易网”为主体,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机硅电子商务集聚区和电子商务培训基地。
5.推进跨境电商的发展,依托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共青城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中俄跨境电商产业园、国际智贸港总部基地等平台基础,重点在化工产品、鞋服、绿色食品等本市传统出口优势产业推进跨境电子商务。
6.推进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集群发展,立足三农,打造集商城网购、娱乐休闲、便民学习、交流互动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平台。
7.依托京九三农网购商城、彭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基地等载体,打造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集群,建立集推广、交易、物流、支付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电商联盟公共服务平台。
两翼:以修水县、武宁县为主体的左翼为西部山区,以都昌县为主体的右翼为东部湖区。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电子商务助力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绿色工业发展。
1.依托优势山区和湖区的生态农业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打造农产品网络销售品牌,构筑农业产业链生态圈。
2.以武宁灯饰城为载体,充分发挥武宁灯饰资源优势,重点打造2-3家灯饰品牌龙头企业,从而带动中小灯饰企业快速发展。
3.以都昌周溪镇珠贝产业为基础,以鄱湖珠贝为载体,重点建设全国珍珠网络交易平台,打造专业的线上珍珠交易平台。
四、主要任务
(一)推进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应用。
1.传统制造业。
实施“互联网+传统行业”战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结合,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型产业转变。结合我市“一心两翼三板块”的区域工业发展格局,重点推进我市现代轻纺、电力新能源、电子信息、非金属新材料、节能电器、绿色食品等八大传统支柱产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推动行业内的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拓展。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包括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产品研发、专业维修等制造业外包服务的电子商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建成一批以优势传统产业为依托,特色明显、潜力巨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2.商贸流通业。
牢牢把握将我市打造成长江经济带重要的商贸中心和物流枢纽这两大目标,引导传统商贸企业更新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电子商务拓展自身业务,推动传统商贸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商贸企业依托线下品牌、客户资源优势,建立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平台。开展生活服务类O2O电子商务模式,探索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与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打造“云市场”,提供商贸市场一键式导航,支持传统商贸企业或电商企业整合本地生活服务类商户资源,开展本地化生活服务电子商务,为本地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生活类消费服务,引导传统消费模式由线下向线上转移。支持传统商贸企业开展微博、微信和本地社区新媒体营销,提高营销精准度和传播效率。利用电子商务加快对现有商品交易市场的整合,转变零售业经营方式,通过建设网上超市、网上专卖店和网上大卖场等手段,实现电子商务与连锁商业集成创新。积极发展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电子发票、物流配送、纳税
申报和信用评价等于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服务。
3.特色农业。
积极推进我市特色农副产品拓展互联网市场,探索原产地直销、预售、跨境交易、生鲜农产品及非标准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积极推进“定制化农业”和“科技化农业”,打造我市生态化、科技化农业电子商务名片。支持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电子交易平台,鼓励营销企业、销售大户以及中介组织应用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营销活动。鼓励利用O2O模式进行品牌推广,提升销售效益。鼓励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营销大户、大型超市等对接,促进大批量农产品进行网上交易。
4.文化旅游业。
紧扣打造“世界知名的山水文化名城和旅游度假胜地”的旅游强市目标,凸出“山江湖城红绿文”七大名片,依托庐山、庐山西海、浔阳古城文化和星子温泉等旅游产业集群,将文化旅游业与电子商务进行深度融合,支持旅游企业借助第三方平台多渠道开展旅游电子商务。扶持创意文化产品、文化艺术精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民俗文化产品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鼓励旅游网点发展民俗产品电子商务,推动香包、剪纸、刺绣等特色手工艺从业者开展网上销售。支持市内景区和旅游企业与门户网站、旅行社区等传统网络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合作开展网络营销,扩大在线旅游规模。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步
伐,提升我市的旅游业综合服务水平。
5.金融服务业。
支持电子商务金融结算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市乃至全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金融结算服务支撑,加快我市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业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开发适合电子商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拓宽电子商务投融资渠道。积极发挥九江银联的网上支付功能,逐步推进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和应用,引进具有区域领先地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培育1-2家本地第三方支付企业。
6.社区服务业。
推动电子商务进社区,构建社区“零距离”电子商务服务圈,惠民生、促便利、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化。开展“智慧社区”建设,重点推进社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电商在社区的落地服务;在社区设置网购商品智能自取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购物、餐饮、维修、中介、配送服务等居家生活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广;推进便民支付自助服务终端的普及应用,实现水电费、燃气费、通讯费等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便利化,支持社区建设快递“寄存e站”;整合全市的保洁、保姆、家教等家政服务资源,构建我市家政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依托“万村千乡”、“新网工程”、农村便利店等,为当地农民提供网络代购和农产品销售服务,建成“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
7.外经外贸业。
鼓励我市外贸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支持园区
和行业协会牵头搭建九江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重点推进共青城羽绒服装产业园、中俄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园区的开展对外贸易,扶持中小企业依托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本地特色产品,拓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电子商务合作。支持跨境网络零售发展,鼓励企业与个人通过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跨境网络零售。
(二)发展电子商务经营主体。
1.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电子商务行业资源和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按照“数据统一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手段现代化”要求,采取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方式,为本地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公共服务支撑,为各类电商企业提供完善、便捷、开放的综合服务,同时兼容电子政务、行政服务等相关职能,推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衔接,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服务,建立部门间电子商务协调配合机制,构建“孵化培育+网络推广+技术支持+管理咨询+其他增值服务”的全方位服务模式,提高社会化、市场化开发利用水平。并且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特色,在服装、珠贝、农产品、有机硅、旅游等重点领域建设特色垂直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其尽快做大做强。
2.培育本地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业链条,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本地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发展面向电子商务的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开发、电子商务咨询、代运营、培训、摄影、设计等专业化外包服务,形成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区域分布合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先进的电子商务优势。
3.引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
结合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企业发展规模,有步骤的引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前期以知名电商企业为主,着力引进全国或省内知名企业落户建立区域性交易平台或区域性配送中心,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后期逐步转向以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为主,重点引进本地市场亟需的支付、安全、信用等第三方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商,构建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4.加快创业孵化。
鼓励在电子商务集聚区内打造集交易、快递、融资、培训、创新、创意、创业等多业态一体的电子商务创新孵化器,大力构建众创空间,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广创新工场、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模式,着力发展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推进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营造良好的资源共享空间,孵化一批“互联网+”创新型企业,实现区域电子商务资源的聚集和协同发展。
(三)加快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
构建特色明显、产业链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的电子商务集聚区,打造电子商务发展载体。在中心城区打造服务业功能区,在县(区)根据产业优势发展特色集聚区,以中心城区服务县(区)发展,实现区域电子商务资源的集聚、协同发展。
在继续推进现有省级电商示范基地的基础上,鼓励有产业基础和电商潜力的市、县,利用现有闲置厂房、楼宇,建设集商品交易、物流快递、融资担保、研发设计、产业孵化、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重点强化电商运营体系建设,提高电子商务聚集度和规模效益。
以电子商务园区为依托,完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建设以园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的电子商务集聚区。加强园区快递配送体系建设,完善园区物流配套服务功能,重点推进各地特色产业电子商务集群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定价影响力,带动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四)营造电子商务发展氛围。
推进电子商务品牌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和传统品牌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促进传统品牌影响力向网络延伸,迅速拓展品牌网上知名度,促进线上线下品牌价值协同发展。依托我市优势产业,大力培育互联网自有品牌,丰富品牌内涵,提高品牌附加值。引导我市企业依托第三方平台产业带、特产馆或专区等抱团开展营销,形成品牌推广合力。
发挥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行业带动作用。加快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发展,鼓励电子商务产业联盟建设,从不同层面为电商企业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鼓励本市各类企业加入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支持协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发挥协会沟通信息、维护权益、协调各方、培训人才、提供咨询、建言献策等方面的职能,聚集
全社会的力量,协同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加强宣传与推广。开展我市电商行业网络形象设计,确立宣传口径,制作电子商务宣传片,印刷普及读物和宣传资料,并依托国内外主流媒体、搜索引擎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加大对电子商务论坛、展会的支持力度,支持电商企业参加国内外电商论坛、展会等行业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经验,宣传我市特色产业;举办具备行业影响力的大型电子商务论坛,聚集知名电商企业,提升本市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营造发展电子商务的浓厚氛围。
(五)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现有征信和评估系统进行补充和完善,推进各类信用信息平台无缝对接。加强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资源在线披露和共享,为经营者提供企业网上身份认证、信用信息查询等服务。
强化安全认证服务。加强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和认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电子发票、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领域应用。加强技术应用和标准建设,确保认证信息的真实性、私密性和完整性,维护电子商务交易安全。完善安全认证基础设施,实现不同地方、行业等安全认证机构的交叉认证。
创新支付服务。促进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跨境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健康发展,广泛提供便利的存贷款、支付结算、信
用中介平台等金融服务。
加强电子商务交易监管。着力完善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法规,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形成规章制度更加健全、防控手段更加有力、行业企业更加自律、交易秩序更加规范的电子商务新生态,促进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电商监测服务。加快九江市电子商务项目库、人才智库和服务监管机制数据库建设,构建九江电子商务数据中心,加强数据分析评价,支持电子商务科学健康发展。
五、重点工程
(一)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落实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总体目标,集聚龙头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引导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有序开展,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紧密衔接,积极构建和完善交易服务、支撑服务和衍生服务等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生态链,为把九江建设成为江西省“双核”之一、长江中游重要支点提供产业平台支撑。
推进电子商务进园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带动石油化工、现代轻纺、新材料、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逐步建设绿色食品、现代轻纺等行业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大型企业建立行业共用的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制造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营销模式。指导大型骨干制造业企业
发展供应链电子商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
重点加强共青城市、庐山市横塘镇和恒盛科技园三个省级电
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使园区内已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及上下游相关企业相对集中,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加快打造万其创新创业园、九江颐高玺润电子商务产业园、九江青年创科中心、庐山市羽绒电商创业园、修水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瑞昌林安物流电商创业孵化园等一批特色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形成县县有园区,园园成特色的产业集聚。
(二)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工程。
发挥我市蔬菜、林果、水产主导农副产业优势,提档升级现代农业园区,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联合扶贫办、邮政等部门,全面推进国家级和省级电商进农村国家综合示范县申报工作,支持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建立特色农副产品供销协议,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支持邮政电商平台邮乐网的推广运营,打造全省统一的“老俵情”品牌,帮助脱贫站主上线产品,帮助贫困对象增收,在邮政电商平台开辟精准脱贫公益板块,统一审核、发布贫困站收集上传的救助信息,与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对接,探索“网购+结对帮扶”的电商消费扶贫模式。
推动农产品流通、农民消费及农村经济发展与电子商务实现有机融合,全面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建设,全面改造建设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推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深化与商务部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阿里巴巴、京东、1号店等全国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引导现有“淘宝村”的提档升级,鼓励农资企业及供销社等开展O2O电子商务,积极推进涉农流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农资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建设县域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发展与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协同发展的物流配送服务。
(三)电子商务物流升级工程。
做强快递物流支撑平台,加快邮政速递共青城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完善都昌港物流中心、星子港物流中心、林安物流产业园、陆港物流园、空港物流园等快递物流园区功能,提高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进电子口岸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快递物流企业加大内部信息网络建设,推广应用移动APP、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仓储一体化、客户关系管理等先进信息技术,并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相对接。
推动本市快递企业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建立电商、快递物流、信息无缝链接机制,增强快递物流效率和服务能力。优化服务网络布局,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拓展系统发展空间,建设配套齐全的大型快件集散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引进一批区域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和区域配送中心,重点鼓励发展同城快递和冷链物流。探索建设快递车辆标准化体系。规范快递车辆使用标准,确定适合末端配送的车型,更新改造符合相关标准的快递车辆;对快递车辆实行“统一车辆、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统一管理”模式,配发快递车辆专用通行证。
完善快递物流末端服务体系。构建快递末端配送网络,鼓励电商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探索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的商业新模式;加强标准化快递营业场所建设,对快递营业场所升级改造,引入专业第三方公司,完善多功能末端服务。
全面推进农村快递物流升级。支持快递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扶持一批农产品流通企业;推进农副产品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对接“菜鸟平台”,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推进快递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全社会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服装、珠贝、农产品等行业建设和应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四)电子商务大众创业推进工程。
鼓励各类高校、教育机构与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合作开展教学实践,促进校企联合。持续组织开展“送学进村”活动和兴办跨境电子商务实操培训班。保持“两化”融合专题培训,联合淘宝、天猫第三方电商平台提供商,组织企业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引进高端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建设市级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电子商务创业中心和电子商务人才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依托九江学院等高校打造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培训基地。大力做好创业就业平台,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村青年、下岗待业人员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店创业。出台我市支持电子商务创业的政策,实现创业便利化;设立创业孵化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源投入;为成长性好的电商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与帮助,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增强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营造电子商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五)跨境电子商务推进工程。
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B2B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引导外贸企业自建多语种网站,开展企业间跨境电子商务。建立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的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以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现有资源,打造各部门执法联动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新监管模式、优化通关流程及配套政策,解决跨境电子商务B2C零售出口、B2C保税进出口业务面临的政策、通关、结汇、退税等问题。支持引导本市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加大九江产品境外销售的电子商务市场拓展力度。
加快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生态链,增加九江邮政互换局运能采购自主权,加快进口邮件的传递速度,创新互换局直封审批方式,提升国际邮包跨境物流效率。
(六)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完善工程。
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链。加快培育本地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发展专业化电子商务外包服务,降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成本。鼓励本地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的发展;培育一批在本地具有行业影响力,提供电子商务咨询、信息技术、代运营、培训、设计、摄影等专业电商服务企业;推动其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和本地传统企业对接。引进支付、信用、安全认证等电子商务发展急需的配套服务,提高全市电子
商务支撑服务水平。
加强电子商务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引导省内电子商务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培育我市网络知名品牌,鼓励传统品牌向网络延伸,扩展品牌网上知名度,着力推进我市羽绒、鞋服、珠贝、绿色食品、有机硅、节能灯等本地特色产品的网络推介和销售。探索制定主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农业规范为辅,适合利用电子商务销售的农产品标准体系。
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加快城市信息网络设施升级改造,完善4G网络建设,扩大无线网络覆盖;加快农村传统网络改造,实现“村村通”,打造以有线宽带为主、无线为辅的农村网络系统。
建立电子商务统计制度。逐步建立电子商务统计监测信息数据库,及时发布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发展数据和预警信息。构建电子商务可信交易公共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电子商务市场主体身份信息查验及共享、网上产品或服务信息查验及共享、网上交易过程信息证据保全、网上维权等公共服务。
(七)电子商务融资创投建设工程。
加快构建电子商务创投融资体系。加快推进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合作,在“十三五”期间,积极按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动创立“电子商务产业投资基金”,着重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投融资环境和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创新电子商务基金投资运作方式,基金将主要投入电子商务重大工程、产业基地、处于孵化期、成长期的电子商务企业和从事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到2020年,我市力争实现2家以上电商企业上市融资,为提升我市电商产业整体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创投环境和金融支撑。
改善电子商务投融资环境。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电子商务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创新融资担保模式,拓宽电子商务企业融资渠道。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在符合金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下自建和完善线上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拓展电子商务供应链融资业务。鼓励各类担保资金向电子商务倾斜,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八)电子商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支持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用管理、供应链、物流等关键环节开展产业化集成创新与应用;鼓励企业将提高大数据应用能力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鼓励数据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国际、国内市场等商业数据,辅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提升综合竞争力。
引导电子商务企业持续创新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探索基于位置服务(LBS)和个性化定制C2B等新型电子商务模式。推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和各应用领域相关主体深入合作,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和社会化协作机制创新。大力推动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引导中小型企业根据业务需要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应用电子商务开展网上业务。改造农业生产环节、管控生产经营过程,推动传统小农经营向适度规模农业的智慧生产模式转变。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本市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一批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实验室,促进各项新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推广应用。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1.市县两级政府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组织领导,统筹谋划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落实及重点工程实施。各项工程及重点项目用地纳入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市县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各综合保障部门积极探索构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行政管理机制和办法。
3.着力培育年交易额2000万元规模以上的提供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企业,年交易额2000万元以上的自营平台企业,年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法人企业,加强对规模以上电子商务平台及电商企业的统计和监测,真实、客观、及时地反映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4.将电子商务的发展规模、速度等指标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考核,明确各级政府在电子商务重大项目推进、重点企业扶持等方面的目标和责任,增强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合力。
5.加强电子商务行业指导,规范电子商务统计口径,建立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库,掌握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总体规模、结构变化、发展趋势和应用水平。
(二)加大扶持力度。
1.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对我市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建设、人才培训、物流快递配套等进行资金支持。
2.市县两级财政要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对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或示范园区建设给予奖励扶持。
3.对在我市注册的龙头企业、第三方支付总部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4.对入驻我市电子商务园区和孵化基地的电子商务企业按照现行政策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
5.创立电子商务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手段扶持创建“电子商务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引导企业、社会资金共同投向电子商务的重大工程、重要领域和示范平台。
(三)注重人才培养。
1.健全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机制,采取“政府+企业+院校”三者结合的形式,将电子商务人才的储备和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整合培训资源,建设电子商务实战人才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组织、人社、民政、农业、团委等部门培训优势,对领导干部、基层党员、就业再就业人员、低保户、团员青年、职业农民等进行电子商务理论和实操全员大培训,夯实电子商务发展基础。
3.支持第三方服务商进行专项培训,通过举办电子商务技能实训及各类电商交流、沙龙、宣传、普及等活动,营造电商人才聚集、交流氛围。鼓励有发展潜力的实体进入实训基地创办电商企业。
4.定期组织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人员参加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培训,鼓励企业加大对中层管理人员的电子商务技能的培训,为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储备中坚力量。
(四)优化服务保障。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政策体系,规范企业和个人电子商务交易行为。
2.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检查,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
罪,重点对虚假标注、商标侵权、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合法经营和创新者权益。
3.建立我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加强对电商人才的交流和
培训、电商信息交流服务、电商平台建设服务、电商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保障。
4.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严把农产品质量关。通过政府、农户、合作社、网店协会、平台的联动,实现农产品在售前、销中和售后三个环节的全方位品质控制。
5.支持我市电子商务协会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活动,帮扶网商成长。发挥协会联系企业、市场和政府的桥梁作用,贯彻国家及行业标准,开展行业自律,推动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
2017年5月19日印发